近日,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更新了影響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的關鍵礦產清單,包括50種金屬礦產。相比2018年發布的清單,新清單把稀土元素明確為15種礦產,把鉑族元素明確為5種礦產,增加了鎳和鋅,并剔除了氦、鉀、錸、鍶和鈾。
據了解,新清單依據《2020年能源法案(Energy Act of 2020)》制定。根據該法案,“關鍵礦產”是指對美國經濟或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且供應鏈薄弱的非燃料礦物或礦物材料。關鍵礦產在生產某一產品時必不可少。
該清單上所列的礦產代表著美國當前供應、需求、生產集中度和政策重點,將成為美國地質調查局研究量化關鍵礦產潛力的重點依據,也為美國地質調查局和其他機構提供了美國兩黨基建法案基金使用指導。
美國內政部官員塔尼亞·特魯希略(Tanya Trujillo)表示:“關鍵礦產在美國國家安全、經濟、可再生能源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收集和分析著眼于關鍵供應鏈中出現的新問題,每三年確定一次美國當前面臨的供應鏈中斷的可能?!?/p>
美國的《2020年能源法案》規定,美國內政部必須至少每三年審查并更新一次關鍵礦產清單,更新用于識別潛在關鍵礦產的方法,收集各部門反饋和公眾意見,并最終確定清單。此次清單正式發布前,法國地質調查局在2021年11月發布了草案,并對收到的上千份反饋進行了審查。
該礦產清單是一份動態清單。美國地質調查局國家礦物信息中心主任史蒂文·福捷(Steven M. Fortier)表示:“礦物的關鍵程度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2022年關鍵礦產清單根據非燃料礦產的最新數據確定。但是,我們也一直在分析礦產市場,并運用新的方法,來確定不斷變化的關鍵礦產供應鏈風險?!?/p>
(劉睿 編譯)